在第20个 “世界卒中日” 到来之际,为积极响应 “尽早识别,立刻就医”的全球主题,荆门市人民医院聚焦脑卒中“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防治痛点,于10月23日至29日创新推出“专业培训强基础、实战演练提效能、公益义诊惠民生”的三维行动方案,通过多科室协同、全流程优化,为区域群众构建起从“预防识别”到“急救救治”的闭环防护网。
一、精准培训:分层授课,夯实卒中救治 “硬本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窗仅有 4.5 小时,每延迟 1 分钟,就有 190 万个脑细胞死亡。”10 月 23 日 16 时,神经内二科吴耕医生以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开篇,为脑血管病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带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专项培训。课程围绕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的适应症判断、药物剂量精准调控、并发症应急处理等核心内容展开,结合临床典型案例拆解操作要点,让在场医护人员深刻掌握 “与时间赛跑” 的关键技术。

全院医务人员培训:急性脑卒中的识别与处理
10 月 24 日下午,培训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全院,神经内二科段丹副主任主讲的《急性脑卒中识别与处理》专题课座无虚席。课程突破传统 “单向灌输” 模式,通过 “症状模拟 + 流程推演” 的互动形式,手把手教学 “BE FAST” 卒中识别法(Balance 平衡障碍、Eyes 视力模糊、Face 面部不对称、Arm 手臂无力、Speech 言语不清、Time 立即就医),同时明确急诊科、影像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衔接职责,为打造 “全院一盘棋” 的救治体系奠定认知基础。

专题培训: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
二、实战演练:模拟真况,打通急救绿色通道 “中梗阻”
“患者 65 岁男性,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1 小时,有高血压、房颤病史!”10月23日16:30,随着总指挥一声指令,荆门市人民医院急性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实战演练正式启动。这场历时1小时的全流程模拟,严格对标临床真实场景,重点检验 DNT(入院至溶栓时间)、DPT(入院至穿刺时间)两大核心指标,同步考察多学科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
演练中,各环节衔接紧密、高效协同:急诊科护士 3分钟内完成患者分诊,启动绿色通道并建立静脉通道;10分钟时,患者被转运至CT室,影像科技师已提前待命,仅用8分钟就完成头颅CT平扫与头颈CTA+CTP检查,排除脑出血并锁定大血管闭塞位置;神经内科医生同步抵达,5分钟内完成NIHSS评分,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启动静脉溶栓;在溶栓进行的同时,取栓团队(介入手术室、麻醉科)同步响应,NICU 提前备好监护设备,神经外科做好外科干预准备 —— 整套流程环环相扣,完美践行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的预警机制,为实战中的生命救援积累了宝贵经验。


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实战演练
演练结束后,总指挥立即组织复盘会议,逐一核对 “患者到院 - CT 检查 - 溶栓启动” 等关键时间节点,各科室代表结合实操场景提出改进建议。最终明确通过 “卒中中心救治专用微信群实时共享信息”“优化院内转运路线” 等措施,进一步压缩救治时间,让绿色通道真正 “通” 起来。
三、公益义诊:下沉社区,把健康守护送到群众 “家门口”
“医生,我最近总觉得手脚发麻,会不会是中风前兆啊?”“您先别慌,咱们先测个血压、血糖,再做个卒中风险评估看看。”10月29日8:30,紫荆城活动广场早已人头攒动,荆门市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带来的卒中防治义诊活动如期开展,将专业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世界卒中日”社区义诊
此次义诊阵容堪称“豪华”—— 神经内科李威主任、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血管介入科等8个科室的专家现场坐诊,针对卒中高危人群提供 “一站式” 服务:免费测量血压、血糖,为符合条件的群众开具颈动脉彩超(10个名额)、下肢静脉彩超(5个名额)检查凭据;通过 “一对一咨询”,结合居民病史、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护士团队则手把手教学“BEFAST”识别法,发放卒中防治科普手册与文创布袋,让“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
“以前总觉得中风离自己很远,今天听专家讲完才知道,高血压、糖尿病都是高危因素,以后可得好好控制!”刚做完检查的张阿姨拿着科普手册,连连为义诊活动点赞。据统计,此次义诊共服务群众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筛查出卒中高危人群10余人,均已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后续随访指导。
从院内技能提升到院外健康守护,荆门市人民医院此次世界卒中日系列活动,既是对“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医院履行社会责任、守护区域群众脑血管健康的具体实践。未来,医院将持续优化卒中急救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以更专业的技术、更贴心的服务,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防卒”屏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