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者膝”,顾名思义,是指在跑步爱好者中易出现的膝关节问题,最常见的症状是膝盖骨(髌骨)周围疼痛,也称为“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除跑步外,长时间行走、骑车、跳跃等需要膝关节反复屈曲活动的运动也会出现“跑步者膝”症状。
一、造成“跑步者膝”的原因有那些呢?
1.运动过量。长跑如马拉松;可显著增加髌股关节应力的活动如爬山、弓步等。
2.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髂胫束是膝关节外侧条束状韧带,跑步时髂胫束与股骨外侧骨面过度摩擦导致韧带或滑囊出现炎症。
3.膝关节外伤。如跌倒、撞击、扭伤等造成的膝关节损伤。膝关节外伤易引起半月板或韧带损伤,所以外伤后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状况若持续存在,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排除关节内结构损伤。
4.发育异常。如下肢力线异常,例如“O”型腿或“X”型腿,会导致膝关节软骨受力不均匀,应力集中的部位软骨易磨损,产生损伤和疼痛。髌骨和股骨滑车的关节面形态分别为“凸”形和“凹”型,正常情况下髌骨在股骨滑车沟里往复运动;如果股骨滑车沟变浅、扁平,甚至也变成“凸”形,则会出现髌骨倾斜,关节软骨应力不均匀;严重者髌骨可脱出股骨滑车轨道,称为髌骨脱位。
5.足部问题。足部关节间活动度过大或扁平足等情况下,足部落地时对地面反冲力的缓冲作用下降,使膝关节承受过多应力。
6.肌肉力量薄弱或不平衡。髌骨正常的活动轨迹受大腿前方各群肌肉协作控制,若肌肉力量薄弱或各肌肉间力量不均衡,会导致髌骨受力不均匀,受力过大的部位会出现磨损和疼痛。
二、“跑步者膝”有哪些症状?
1.膝盖骨周围疼痛,特别是膝盖骨和后方股骨接触的部位疼痛明显。
2.屈膝时疼痛加重,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
3.膝关节肿胀。
4.膝关节有弹响或摩擦感。
三、如何治疗?
治疗要针对病因,除关节内结构损伤外,大多数轻、中度症状在休息一定时间后会自行缓解。以下方法有助于加快康复:
1.减少运动量,尽量减少膝关节负重。一些运动爱好者在膝关节出现疼痛不适后仍坚持运动,是不利于关节康复的。
2.冰敷,可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每次冰敷20-30分钟,每天3次以上,坚持2-3天,或直到疼痛症状消失。
3.抬高患肢利于消肿。
4.口服消炎镇痛药,如西乐葆、扶他林等,有助于消肿止痛。有消化道问题如胃溃疡的患者需慎用,不建议长期使用,最好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几丁糖等润滑剂,对增加软骨营养和抑制炎症有一定作用。
6.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尤其是股四头肌的训练。
7.有扁平足时可穿戴矫形鞋垫,抬高足弓。
8.如果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症状持续存在,需要到医院就诊排除关节结构损伤,如半月板、韧带、软骨损伤出现损伤可能需手术治疗,目前绝大部分关节手术可在关节镜下微创操作完成,术后康复快,对功能影响小。
9.康复时间因人而异,当膝关节在各种活动时都没有疼痛症状就可逐步恢复运动了,不要在康复前急于恢复运动,否则可造成关节永久性损伤。
四、如何避免“跑步者膝”出现?
1.规律锻炼,加强肌肉力量。
2.如有扁平足需穿戴矫形鞋垫。
3.挑选合适的运动鞋,及时更换变形的、失去支撑作用的运动鞋。
4.避免在坚硬的地面跑步,如在水泥地上跑步。
5.保持合适的体重。
6.不要突然加大运动强度,要缓慢增加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