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在儿科待了八个月,成长了许多,也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逐渐走向成熟。犹记得进入儿科的第一天,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天真又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那一声声带着稚气的“阿姨”,直教人甜到心里。
姚洁老师是我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引路人,她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她有一双具有洞察能力的眼睛,对于患儿每个细微的病情变化她都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刚来科室从未接触儿科的我,第一天跟着姚老师上中班,当时因为是冬天,患儿总数早已超过100人,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护士站就围满了前来住院的患儿及家属,而上夜班的就只有两个护士,就算加上我也就仅有三个人。面对这么多的患儿,在护理人力上还是有点捉襟见肘。然而面对这些,老师们没有一丝的抱怨,频繁的穿梭于各个病房,为每个患儿认真细致地做好治疗与护理。可就算是这样,病区的铃声、催促声仍然不断响起 “护士,护士,我姑娘要拔针了”、“护士,护士我的孩子怎么又在发烧?”、“护士,电视怎么看不了了,来帮我调下电视”、 “护士,我都来了有一会儿了怎么还不来帮我儿子打针啊?”……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师们也镇定自如、游刃有余地一边跟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一边动作利落的为患儿处理各种问题,真正做到了忙而不乱。记得那天中班一共收治了10个患儿,虽然患儿只是一个,但是我们面对的却是每一位患儿最少有四位家属的陪伴,姚老师不厌其烦的为患儿家属做好入院宣教,还要耐心的回答由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常常是这位新病人还没有处理完,就又来了另一位需要办理入院的新病人。姚老师在面对十个新病人的治疗,以及其他在院患儿的护理工作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反复核对避免出错。那天虽然是中班,但还是让老师从下午四点接完班开始忙到了凌晨三四点都没有停过,这就是儿科冬天最真实的写照。当我目睹整个场景时我震惊了,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上班时遇到难以沟通的病人家属、遇到难以完成的静脉穿刺,遇到难以协调的事件等等,我该怎么办,我能不能像老师那样做到临危不乱,井然有序。明白了对于我们儿科医护来说无论环境有多嘈杂,身为医务人员,都要忙而不乱,冷静思考,认真核对,不仅不能出差错,还要做到让患儿家属满意,这是一件多么不简单的事情,而我们的老师天天都能做到这样,实在是让我这个儿科新手心生敬佩!
穿刺室是儿科最热闹的地方。那里充满着患儿哇哇的哭声、家属默默的哽咽声、着急的责骂声,可谓是声声不断……“护士,你要一针见血啊!”、“护士,你能不能少抽点我孩子的血?”、“护士,你轻点打,我孩子睡着了。”、“护士,你会不会打针啊?”“护士,护士”……面对如此琐碎的吵杂和巨大的压力,我们的老师没有退缩逃避, 仍然从容应对,一边耐心为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一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儿完成穿刺工作。作为一名儿科新手护士,穿刺室的老师是我最羡慕的高手,是我工作中的女神!
走进儿科病区,除了声声不断的哭吵声,最常见的画面是护士阿姨蹲下来跟小天使们握手拥抱、亲切的询问父母患儿在家里的情况、弯下腰去给小天使们做专业的护理操作、送给患儿 “小红花”以作鼓励……宝贝们回敬我们老师的爱也是非常的给力。一声声蹩脚的阿姨、一双双要抱抱的小肉胳膊、送来一块块自己喜欢吃的饼干……无不透露出患儿对我们老师的喜爱。我最意外的是在闲暇时的儿科病区,你经常能看到护士阿姨腿上坐着一个粘人的小宝贝,家属无论用什么东西引诱都不肯从护士阿姨腿上下来。多么温馨的一幕,作为一个新入职的员工我被儿科的氛围所感动,我爱儿科这个有温度的地方!
儿科护理工作是繁琐而细碎的,在我看来,我们儿科没有像其他科室那样多的感人事迹,因为我们儿科的每一个护士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心在呵护生的希望,谁又能否认这眼下一幕幕发生的事情不是感人事迹呢?而我,惟愿以心为灯,护佑生命!
儿一科:李 晶
2019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