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80年,当时定名为“荆门市人民医院”。1984年2月,变更为“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经荆门市委、市政府批准,变更回“荆门市人民医院”。经过40多年发展,现发展为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荆楚理工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成有胸痛中心(标准牌)、卒中中心(高级)、心脏康复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VTE防治中心(优秀单位)、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等国家级中心。有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34个、院士工作站2个,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人,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4个。医院按“管理同质化、发展差异化、患者服务无差别”一体化规划布局一院多区,组建荆门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医疗服务
医院占地11.5万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14.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531张。资产总额16.9亿元,年门急诊80万余人次,年出院5.9万余人次,年开展手术1.7万余人次。职工总数2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70余人,硕博研究生260余人。
医院设备设施齐全,拥有GE3.0T磁共振、320排螺旋CT、ECT、直线加速器、数字血管造影仪和3D腔镜、分子生物检测实验室等大批高新诊疗设备设施。
医院全面优化体制机制,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持续提升。近几年,医院大力调整内部结构、发展专科特色、推进岗位分类、信息化建设和科研工作等,疑难危重疾病救治能力持续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发展稳步提升。
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树牢全院全员大质控理念,加强质量管理,全面规范医疗行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品牌,关注患者消费情感,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患者满意度达99.6%。
学科建设
医院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努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建立肿瘤和妇产2个院士工作站,“省市共建”肿瘤、精神、传染病、心血管4个专科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成34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建成胸痛中心(标准牌)、卒中中心(高级)、心脏康复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VTE防治中心(优秀单位)、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等国家级中心。试管婴儿技术通过国家评审,介入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年介入手术量达2500余例。消化道早癌内镜诊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等30多项创新技术填补了本地区的技术空白,处于省市领先水平。
医院打造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大力推行MDT诊疗模式,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出血、急腹症、肿瘤、危重孕产妇救治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着力构建地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医院承担着全市护理、产科、临床药学、超声医学、神经外科、精神医学、呼吸病、口腔医学、烧伤整形外科、肾脏病、针灸、疼痛、生殖医学、创伤学、泌尿外科、消化内镜、肿瘤学、医疗服务信息、DRGS评价19个专业的市级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国家级技术:
胸痛中心(标准版):与荆门地区2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建共享,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区域协同、功能互补的胸痛救治网络体系,打通院前——院间——院内的救治链条,大大缩短患者从发病到实施有效治疗的时间。
卒中中心(高级):中国卒中中心、脑卒中防治筛查基地,开展脑血管功能检查及卒中预警研究;中国卒中中心(CSCA)联盟医院,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规范,并与国家标准接轨;注重防与治相结合,建立东宝区域医联体卒中救治网络,实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院后跟踪”的无缝衔接。
生殖医学中心:为荆门地区最早通过国家卫健委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IH)认证、目前唯一能开展“试管婴儿”技术(IVF-ET、IVF-ICSI)的专业机构。
心脏康复中心:以康复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为核心,关节外科·运动医学中心、营养科、心理科、药学部为支撑,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限酒)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程、全面管理的综合干预治疗。同时,依托国家级胸痛中心和以荆门市人民医院为龙头的东宝区域医联体,构建起预防、急救、治疗、康复(二级预防)为一体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
高血压达标中心:与3家卫星医院,并联合荆门地区2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同组建高血压达标中心组织机构,成立高血压达标中心专家委员会,与卫星医院及基层医院形成良好的双向转诊制度,以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合作为抓手,构建起立体化、规范化的高血压防控体系,全面提升诊疗能力,实现疑难诊治在三级医院、慢病管理在基层,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便捷的院内诊疗及基层医院双向转诊通道。
VTE(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血管介入科为核心,以骨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为高危科室,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制定全面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致力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大幅度降低VTE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充分发挥荆门地区首家VTE防治中心优秀单位区域辐射作用,带动本市及周边地区医院建设VTE防治体系,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依托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对“银屑病”前沿技术的加持,以及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省级医疗机构的指导、协作,率先在荆门地区开展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新疗法,让更多银屑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科学、专业、精准的诊疗。
院士工作站:
荆门市肿瘤防治于金明院士工作站
荆门市妇产科马丁院士工作站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医学美容科 疼痛科 康复医学科 临床护理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普通外科 产科
神经外科 儿科 麻醉科 检验科
生殖医学科 眼科 心血管内科 肿瘤科
泌尿外科 妇科 感染性疾病科 重症医学科
精神专科 新生儿科 皮肤科 输血科
内分泌科 血液内科 胸外科 结直肠肛门外科
口腔科 病理科 超声医学科 肾内科
临床药学 放射影像科
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呼吸内科 耳鼻喉科 风湿免疫科 小儿外科 核医学
市级专病专科:
荆门市脑血管病医院
荆门市肿瘤防治中心
荆门市精神卫生中心
改革发展
医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开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工作,先后荣获省法治医院建设示范医院、省医院协会医院药事管理优秀单位、省药事技能大赛一等奖。持续推进流程再造、绩效分配和人事制度三项改革,有效提升医院管理的效益效率;充分发挥东宝区域医疗联合体龙头医院的优势和力量,实现医联体内部信息共建共享、服务总量稳步提升。
医院扎实推进“323”攻坚行动,全力打造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荆门模式”,全力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形成了全市救“心”网络体系,获胸痛中心总部颁发的“2021年度救治单元优秀推动奖”。
医院稳步推进“服务品质提升工程”三年行动、智慧医院建设等工作,患者借助“i荆门”APP、微信移动医疗平台等便捷方式进行挂号、缴费、打印、查询、就医引导等自主便民服务,同时上线床边结算系统,进一步方便患者,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科研教学
医院注重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有皮肤科、精神科、全科、整形外科四个专业获得湖北省第三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有序推进精神卫生中心、肿瘤中心、内分泌科、心内科首批建设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基地建设。通过开设科研沙龙、设立院级基金,搭建学术平台,创建良好学术氛围,医院临床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立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4项;获省科技成果56项,发表SCI、中华系列等学术论文1567篇,授权专利155项。
医院荣誉
2013年,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
2014年,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016年,国家爱婴医院
2017年,省卫健系统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
2017年,湖北省文明单位
2018年,国家财政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先进集体
2019年,湖北省法治建设示范医院
2020年,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2022年,湖北省平安医院创建突出集体
2023年,荆门市五星级党组织
总院区就诊地址:荆门市象山大道39号
东院区就诊地址:荆门市东宝区月亮湖路159号
口腔医院区就诊地址:荆门市长宁大道19号
皮肤病防治院区就诊地址:荆门市东宝区浏河湾195号
微信公众号:hbjme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