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荆门市首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结合转运PCI,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实施。
3月29日11:30, 荆门二医急诊科电话铃声焦急地响起,“钟祥京山村一居民,到院就诊,诉突发胸痛2小时,请派车急救!”接到通知,胸痛中心团队迅速出发,赶往目的地。12:35,患者心电图跃然出现在荆门二医胸痛中心微信救治群里,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可考虑进行适应证和禁忌证筛查后行院前溶栓治疗。” 群里专家立即给出诊断与处理建议。“时间就是心肌”,尽早恢复心肌血供,刻不容缓。
▲首份心电图
▲微信平台远程会诊截屏
立即给予“心梗一包药”,边转运边溶栓,溶栓适应证筛查、禁忌证筛查、知情同意谈话签字、实施溶栓,在急诊科张宇医生的安排下,一切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13:06,随车配备的第三代静脉溶栓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18mg开始被注入患者体内,持续心电监护、氧气吸入,除颤仪床旁备用。救护车继续快速前行、随车人员目不转睛,时刻关注着病人的心电图及症状变化。14:04,急救车达到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绕行急诊科、CCU,入CT室进行肺部筛查后进入导管室。14:20,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狭窄99%,TIMI2级,提示溶栓成功;14:35导丝顺利通过狭窄病变,随后植入支架,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抬高的ST段明显回落。术后入冠心病监护室,患者主诉胸痛症状已缓解。观察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小便无出血倾向,24小时后转入普通病房。
▲溶栓适应证和禁忌证筛查
▲护士静脉注射第三代溶栓药
▲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狭窄99%
▲支架植入,前降支狭窄血管成功开通
▲血管开通后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本质上是梗死相关血管内红色血栓的形成,其救治原则是最大限度的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最大程度的实现心肌早期再灌注,从而挽救心肌、改善预后。
▲支架术后患者情况反馈
目前,随着“323”攻坚行动的逐步深入,荆门市各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已逐步建立起来,但在运行过程中其溶栓技术力量仍然不足,特异性溶栓药物配备缺乏,基层卫生院溶栓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院前溶栓技术的实施是对基层溶栓技术不足的有效补充,是溶栓结合转运PCI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此案例的成功实施,是继荆门市东宝区牌楼卫生院首例急性心肌梗死基层溶栓结合转运PCI模式成功实施之后的又一新举措,是溶栓技术在基层应用的进一步推广,对于发病于基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管再通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时,根据今年“323”攻坚行动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工作建设要求,需要尽快提高基层卫生院的溶栓技术和急救能力,荆门市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将把院前溶栓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技术培训的实战基地进行观摩和学习,不断普及推广和提高基层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覆盖率和成功率。
上一篇:荆门二医党委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下一篇:杨明炜获第六届荆门市道德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