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荆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PICC)技术趋于成熟

发布时间:2019.03.26浏览次数:1508

  准备物品、观察患儿PICC置管部位情况、测量导管置入长度、消毒、穿刺、缓缓送入导管,1厘米、2厘米……荆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师李晶晶熟练地操作着,顺利为一例体重不足1000g的早产儿成功完成了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术),为孩子打开了第一个“生命通道”,整个过程用了20多分钟。

107617914412932116.jpg

  这仅仅是自荆门市人民医院2016年11月新生儿科首次成功开展了PICC技术以来的又一成功案例。李晶晶介绍,一年多来,荆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共成功实施置管超20例,有体重仅940克的,有首例经下肢静脉成功置入的,也有截止到目前使用时间最长58天的。这也标志着荆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PICC技术的运用及护理趋于成熟。

378441514893421678.jpg

  据了解,新生儿科收治的多是28天以内的危急重症宝宝,有时还合并多种疾病,病情复杂危重,需要多种药物治疗及长期静脉高营养支持。“长时间输液,对外周静脉血管的刺激非常大,易发生静脉炎。而PICC技术的运用,将药物直接输注入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减轻了新生宝宝被反复扎针、血管阻塞的痛苦,能保障药物及时准确输入患儿体内,为救治危急重症患儿打开新的生命通道。”荆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刘莉说。PICC导管是特殊的聚胺酯材料制成,管质柔软光滑有弹性,有良好的生物相融性,可随血管弯曲漂浮在血管内,对血管的刺激性小。

  近年来,随着早产儿出生率的逐年上升,荆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不仅从数量上逐年增多,更是在出生体重上不断刷新记录,960g、940g……对于低体重、尤其是超低体重早产儿来说,住院时间往往长达两三个月。如何保证在体重轻、血管细、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少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治疗呢?成功的PICC置管技术恰恰可以解决早产儿及长期禁食的危重新生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和静脉营养治疗的护理难题。但新生儿的置管要比成人更难,不论是前期的静脉穿刺置管,还是后期静脉置管的护理,难度都非常大。因此早产低体重新生儿静脉穿刺置管及护理一直以来都是新生儿科护理领域的一大挑战。

634054234689783764.jpg

  2016年7月,为填补荆门地区新生儿PICC技术空白,为给新生患儿带来更多的救治机会,新生儿科选派护师李晶晶赴上级医院学习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李晶晶获得了PICC置管资格后。为了让更多的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掌握这项新技术,李晶晶回院后立即在新生儿科制订了PICC置管实施培训计划书,并完成了相关材料、文书、资料等的准备及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从相关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既集中培训,还单独辅导,并利用微信群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目前,荆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PICC技术的成熟运用,为挽救危重新生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开辟了持续、有效的静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