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血栓“堵”动脉,介入“巧”保肢

发布时间:2022.03.04浏览次数:1052

  74岁的王奶奶突发右臂疼痛、麻木伴皮温降低,血压测不出,血管超声提示“右上肢动脉栓塞”已6小时……

“心梗”“脑梗”为大众所熟知,但你知道胳膊的血管也会“梗塞”吗?

  就在十多天前,74岁的王奶奶对此深有体会。从当天中午突发右上肢疼痛、麻木伴皮温降低,到当地医院血管超声诊断“右上肢动脉栓塞、血栓形成”,再到6小时后抵达荆门二医血管溶栓、取栓、肱动脉切开取栓,及时开通堵塞的动脉,成功保住了险些失去的“右臂”。

  “如果没有你们,我妈妈的膀子就废了,感谢李主任、张医生以及全体医护人员,回去以后我一定要好好为你们宣传宣传……”2月25日一早,王奶奶(化姓)的家属将一面“医术精湛除病痛 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主任李威、主治医师张成龙、护士长陈娟手中。

2月25日一早,王奶奶的家属送来一面锦旗,为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点赞。.jpg

▲2月25日一早,王奶奶的家属送来一面锦旗,为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点赞


险!右臂“大动脉”堵塞或截肢

  王奶奶年过七旬,患有高血压、房颤的老毛病,虽未坚持服药治疗,这么多年也并无大碍。“平白无故的、突然就是疼痛难忍、麻木,感觉右膀子不是自己的了。”2月21日临近中午,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的王奶奶害怕不已。

家人立即陪王奶奶赶到当医院,急行血管超声提示“右上肢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血栓形成”,考虑到栓塞严重、病情太复杂,遂急转到荆门二医。

图片1.png

▲CT(左)、血管三维成像(右)显示动脉栓塞、血流中断

  “王奶奶刚来的时候,皮温发凉,专科检查结果比预期的还要糟糕——整个右上肢从上至下的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血管无搏动,血压测不出。”张成龙介绍,这是血管栓塞的典型症状,这种肢体动脉栓塞事件发病急,6-24小时(根据闭塞程度不同)便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如果不及时救治,肢体急性缺血坏死,将面临截肢的厄运,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从王奶奶病发到转入荆门二医,右上肢动脉栓塞已经超过6小时……


幸!介入“巧疏通”终化险为夷

  想要保住右上肢,尽快清除血栓、恢复动脉供血,重新建立血液循环是治疗的关键——急诊“动脉造影、溶栓、抽栓,必要时动脉切开取栓”的方案当即确定。

  动脉血管造影显示自腋动脉以下血流‘戛然而止’,仅有部分侧支血管可见。事不宜迟,导管随即抵达腋动脉栓塞处,利用负压动脉内逐段反复抽吸,又在肱动脉局部切开穿刺,数条“血栓”被取了出来,高压的动脉血喷涌而出——通了!

图片2.png

▲经血管介入反复抽吸血栓,腋动脉、肱动脉(大部分)显影

图片3.png

▲切开局部皮肤、肱动脉取栓

  手术历时2小时,在介入+外科“杂交”基础上顺利完成,术中血管造影显示:右上肢动脉全部通畅,血流恢复。

图片4.png

▲数次反复抽吸,王奶奶右上肢所有动脉全部开通,血流恢复畅通

图片5.png

▲数次抽吸、拖拽出的大量血栓

  李威介绍,像王奶奶这类因“房颤”引急性动脉栓塞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仅近一年来,血管介入科已经成功救治数十例类似患者。因房颤患者极易导致心房内形成“血栓”,一旦脱落便随着血液“游走”至全身各处血管,进入脑血管即“脑梗”,卡在心脏血管就是“心梗”,堵塞内脏动脉(如肠道、肾脏动脉等)、四肢动脉同样会导致“梗塞”,误诊或延误治疗,哪怕仅数小时,堵塞的血管都很可能令肢体、脏器坏死,导致截肢甚至威胁生命。

  “基层医院确诊快、家属的果断抉择、迅速转运至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以及荆门二医血管介入外科团队专业、精准、高效的治疗,给了王奶奶几近完美的结果。”李威提醒,有房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等高危人群,不管是突然出现还是持续加重的肢体发凉、疼痛、麻木,一定要警惕急性动脉栓塞的可能性,应立即到医院行相关血管检查。尤其是房颤患者,更应谨遵医嘱、规范服药抗凝治疗,坚持低糖、低油、低脂、低盐饮食,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或采用射频消融等治疗,定期复查,以减少栓塞发生率。

  “王奶奶,今天感觉怎么样?把右臂抬起来我看看,自主活动、动脉膊动、皮温均正常,今天可以出院了。”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病房里,副主任杨继东、主治医师张成龙最后一次查房,仔细察看王奶奶的恢复情况,叮嘱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管副主任杨继东(左三)、主治医师张成龙(左二)察看王奶奶右上肢术后康复情况.jpg

▲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管副主任杨继东(左三)、主治医师张成龙(左二)察看王奶奶右上肢术后康复情况

杨继东(左三)、张成龙(左二)查房并叮嘱康复注意事项.jpg

▲杨继东(左三)、张成龙(左二)查房并叮嘱康复注意事项

   图片6.png   图片7.png

▲出院当天,家属与张成龙及医护一一握手言谢

(张华 王言熙)